高祖論得天下的歷史故事是怎樣的?劉邦當上皇帝后,天下相對太平下來。在馬背上顛沛流離了多年的劉邦也松了口氣,他開始恢復了在沛縣當亭長時的故態,經常召集大臣飲酒作樂。
一日,劉邦又在皇宮里大宴群臣。大家觥(gong)籌交錯,談笑風生。劉邦品嘗著美酒佳肴,聆聽著陣陣美妙的音樂,在意醉神迷之中又仿佛回到了從前,他想到自己年輕時在咸陽城初次見到秦始皇出巡的情景,那個威風八面的帝王讓他羨慕不已呀!
他也想起和項羽爭鋒的那幾年,自己屢屢戰敗,好幾回瀕臨絕境又死里逃生……今天自己的愿望終于實現了,而這一切又來得多么不易呀!他不由得對自己近些日子的松懈有些慚愧,他開始了深深的反省。
劉邦拿起一杯酒一飲而盡,高聲對大臣們說:“我們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今天我們歡聚一堂,說話不要有所顧忌,你們說說看,我為什么會得到天下?項羽為什么會失去天下?”
大臣們聽了紛紛挑最好聽的說起來,有的說劉邦天縱英明,有的說劉邦是真命天子,得到上天的幫助……劉邦邊聽邊搖頭,露出了不滿意的神情。
大臣王陵等說:“皇上對有功的將士舍得重獎,所以大家樂意為皇上效命;項羽嫉賢妒能,不但不對有功之士封賞,還時時對其進行壓制打擊,弄得上下離心。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劉邦聽后說:“你們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個做大事的人并不一定非得超群出眾,關鍵是在善于用人。坐在大帳里出謀劃策、決勝千里,我比不上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籌集糧餉,我比不上蕭何;率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人都是當代的絕頂人才。我能夠重用他們,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項羽自以為能干,連一個范增都不能重用,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劉邦一番話說得大臣們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