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自刎的典故如下:秦王朝被推翻后,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天下展開了斗爭。開始時,項羽勢力強大,處于上風,但由于他處事不公,貪財專權,惹得許多人和他作對。他四處討伐和他為敵的人,軍隊傷亡嚴重,戰斗力下降不少。
公元前203年,劉邦率領大軍把項羽的軍隊圍困在垓下,項羽率軍突圍幾次都沒有成功。一天夜里,項羽忽聽到劉邦的營中傳來陣陣歌聲,那些歌是項羽家鄉的民歌,唱歌的人用的都是項羽家鄉的方言。項羽聽著不由得產生濃烈的思鄉之情。
他又轉念一想:劉邦軍中怎么會有那么多我的家鄉人呢?難道他已完全攻下了我的家鄉嗎?想到這,項羽不禁悲從中來,實在無法入眠,于是借酒澆愁,他最寵愛的美人虞姬在旁邊靜靜地陪著他,而他最心愛的坐騎烏B(zhui)馬似乎也理解主人的心情,不斷地發出凄厲的嘶鳴。
想到自己不久將會戰死沙場,想到自己最心愛的寶馬和美人不久也將離他而去,項羽舉起酒杯,作詩長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雄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周圍的人聽到項羽的聲音都泣不成聲。
項羽決定最后一次突圍,他率領僅有的八百多名兵將,乘夜出擊,這次運氣不錯,居然穿過了劉邦的包圍圈。直到第二天天亮時,劉邦才發現項羽已成功突圍,他急忙命令一位將領率領五千人馬去追趕項羽。
項羽一行人匆匆忙忙地狂奔,在這樣危急的時候卻禍不單行,迷失了方向。他們碰上一個農夫,項羽忙向他打聽路,農夫對項羽的殘暴深惡痛絕,故意給他指了一條通往沼澤地的路。項羽信以為真,急急率領士卒前進,等他發現步入絕境,想退回原路時,劉邦的追兵已經到來。此時,項羽的身邊只有二十八人。
項羽感到自己已沒有生還的可能,但他不甘于承認自己的失敗,他對身邊的人說:“自從我起兵到現在已整整八年了。八年中,我縱橫天下,百戰百勝。然而今天不幸被困于此,實在是老天要滅亡我,不是我不會打仗。今天我雖是死定了,但我在死之前,要讓你們看一看我怎樣沖出重圍,斬殺敵將,奪其軍旗。我要讓你們知道,今天我死只是上天的旨意,不是我個人的過失。”
項羽大叫一聲,單槍匹馬沖入劉邦軍中,左挑右刺,如入無人之境,一轉眼,殺掉數百敵軍,項羽得意地問周圍的人:“怎么樣,我說得不錯吧?”周圍的人都俯首贊嘆。
項羽帶領剩下不多的士卒來到烏江邊,烏江的地方官已為他準備了渡河的船只。那官員對項羽說:“江東地方雖然小,但方圓也有千里,而且還有幾十萬百姓。大王趕快渡過江去,將來總有一天可以卷土重來。”
項羽大笑:“天要亡我,我渡過江去又有什么用?想當年我率八千子弟渡江西進,今天卻一個也沒活下來。就算江東的父老鄉親可憐我,原諒我,我還有什么臉面見到他們。我騎的這匹馬能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了它,就送給你吧!”項羽徒步殺入敵軍中,又消滅了幾百人,但自己的身上也多處受傷。他看見敵軍中有一個他認識的叫呂召童的人,便問道:“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我聽說劉邦懸賞我的人頭,得我頭者,賞千金,封萬戶侯。我現在把這點好處送給你吧!”說完便揮刀自刎。
項羽英雄蓋世,卻只會逞匹夫之勇,不能駕馭天下英雄,這是他失敗的真正原因。他到死都不承認其自身的弱點,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敗的原因歸之于天。真是可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