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隴望蜀的歷史典故
公元25年,在各路起義軍的打擊下,王莽政權被推翻,西漢皇族劉秀取得了起義軍的領導權,趁機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東漢光武帝。
東漢建立之初,天下并沒有統一,隗囂占據隴地,公孫述割據蜀地,兩人互相勾結,與朝廷對抗。公元32年,漢光武帝與大將岑彭率領大軍,討伐隗囂和公孫述。
漢軍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攻破天水,岑彭率軍把隗囂圍在西城,公孫述得知后,派大將李育領兵前來援助,駐扎在上邦。于是,光武帝命令蓋延、耿算采取包圍戰術,困住李育。見隗囂和李育已成甕中之鱉,光武帝便率一部分隊伍返回京城洛陽,將指揮權交給岑彭。
回到洛陽后,光武帝給岑彭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兩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意思是說:“如果攻下兩城,一定要立刻引兵南下收取四川。因為人心都是很難滿足的,我們既然已經平定了甘肅,緊接著就要攻取四川。”
后來,人們將這封信中的“既平隴,復望蜀”一句演變為一個成語“得隴望蜀”,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