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故事的啟示
春秋時期,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內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個是息國。公元前712年,息國因為一件小事和鄭國發生了矛盾,于是息國國君決定討伐鄭國。大臣們一聽,紛紛勸阻。有人說:“息國和鄭國一直和睦相處,請不要為了一件小事輕易動武。”還有人說:“鄭國的威望要比息國高得多,對它開戰會招來其他國家的責難。”也有的說:“鄭國的國力很強,與它們作戰,只會自取失敗。”
可是,息國國君對于這些勸說一點兒也聽不進去,他下令三軍立即對鄭國發起攻擊。誰料鄭國早有準備,立刻派了強兵前來應戰。結果,不自量力的息國軍隊被打得丟盔棄甲,大敗而歸,很快就被強大的楚國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