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典故
郭嘉是三國時期曹操的謀士,他足智多謀,深受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公元200年,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袁紹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敗,他的兩個兒子袁尚和袁熙投奔了位于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曹操有心去征討蹋頓,但又擔心遠征之后,荊州的劉表會趁機來襲。
郭嘉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后對曹操說:“您現在威震天下,劉表一定會有所顧忌,不敢襲擊我們,所以不必有后顧之憂。而烏丸仗著地處邊遠,必然不會防備我們。我們如果此時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將其消滅。如延誤時機,讓袁尚、袁熙有喘息的機會,重新收集殘部,再得到烏丸各族的響應,到那時,只怕再想收復他們就很難了。”
聽了郭嘉的話,曹操覺得很有道理,于是親自領兵征討蹋頓單于。但因曹軍人馬、輜重太多,大軍走了一個多月才到達易縣。郭嘉對曹操說:“用兵貴在神速,我們現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度慢,如果敵人知道我軍的情況,就會有所準備。不如留下笨重的軍械物資,派出輕兵晝夜兼程,深入敵境,趁敵人沒有防備發起進攻,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曹操采納了郭嘉的建議,親率數千精兵輕裝北進,直插蹋頓單于所在地柳城(今遼寧朝陽西南),與蹋頓的隊伍展開了激戰。最后,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后,也被遼東太守孫康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