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感冒時,除咽部和鼻部的癥狀外,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癥狀,其中最常見的癥狀為頭痛。
現在藥店出售的治頭痛藥(解熱鎮痛劑)有4大類(參見56頁),過去常使用阿司匹林,但該藥對胃腸道刺激較明顯,對胃病患者應配合制酸劑一起使用。
嚴備頭痛時,氨基比林類藥物療效較好,但該類藥易發生過敏反應,有過敏體質而未用過此藥的人應盡量避免使用。
中藥的使用上,對伴有頭痛、肩痛的感冒用葛根湯效果較好。不想服用者用穴位療法也有效,請試試看。
頸部、肩部的指壓
- 指壓部位:頸后部的天柱穴、風池穴;肩部的肩井穴、膏肓穴。
- 天柱穴位于后正中線入發際5寸,旁開1.3寸處。取坐位,以拇指尖頂住穴位,頭向指尖方向傾,雖然呼氣時按壓為一般的指壓方法,但此穴位在吸氣時按壓更舒適,而且效果好。
- 風池穴位于頸后枕骨下兩側凹陷處,平風府穴,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之間凹陷中。與上穴指壓方法相同。
- 肩井穴位于肩上,當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處。接受他人指壓。施壓者站在患者后面,以拇指左右同時按壓穴位。
- W肓穴位于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指壓方法同肩井穴。頸部指壓
- 指壓穴位為太陽穴、百會穴。
- 太陽穴位于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向后約1寸凹陷處。取坐位,以拇指頂住穴位,頭后傾,邊吸氣邊按壓,左右同時進行。
- 百會穴位于頭頂部正中線上,距前發際5寸,或兩耳尖連線與頭部正中線之交點處。以左右食指尖部相重疊按壓穴位,要稍用力。
手的指壓
- 指壓穴位為合谷穴。
-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用食指和中指支住掌心魚際處,以拇指尖垂直于穴位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