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文王死后,年幼的太子趙丹即位,就是孝成王,國家大權掌握在趙太后手中。孝成王即位的頭一年,秦國就欺負趙國國君年幼,出兵攻打趙國,一連占領了好幾座城池,情況非常危急。
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說:“我們可以發兵,但你們得把趙惠文王的小兒子長安君送到我國當處子。”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為了表示友好或者是弱國向強國表示臣服,常常把本國的王子或王室子弟送到別國當人質,稱為質子。
那么趙太后愛子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趙太后舍不得把小兒子送到齊國,大臣們怎么勸諫都不管用,最后太后干脆對身邊的人說:“誰要是再敢在我面前說什么送長安君當質子,我就往他臉上吐唾沫。”這么一來,誰都不敢再提這件事了。
這時,一個叫觸龍的大臣求見趙太后。太后正憋著一肚子氣,心想如果觸龍再說長安君的事,就給他點顏色看看。
觸龍進屋之后,不緊不慢地走到趙太后跟前坐下,向太后施禮說:“老臣腿腳不靈便,走路挺費勁的,好長時間沒來拜見太后了,也不知太后身體怎么樣,所以今天特地進宮拜望您。”趙太后見他沒提長安君的事,滿肚子氣就消了一半,說:“唉,我也是離了車子就走不動道哇!”
觸龍問:“您飯量怎么樣?”趙太后回答:“每天湊合喝點粥。”觸龍又說:“前一陣,我也不想吃東西,我就盡力去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飯量這才一點點好起來,身體也覺得松快了一些。”太后嘆口氣說:“我這身體可比不了你呀!”
觸龍看趙太后臉色稍稍和氣了一些,就轉移了話題:“我特別疼愛小兒子舒祺,可他什么能耐也沒有,我一天比一天老了,總不能養他一輩子,所以冒死向您請求,給他在宮里找個差使。”太后說:“這好辦,孩子今年多大啦?”
觸龍回答:“十五啦。年齡是小了一點,可我想趁我還活著,親自拜托您更保險一些。”太后頗有感觸地說:“看來男人也挺疼愛小兒子呀。”觸龍回答:“可不是嘛,比女人還厲害呢!”太后笑著說:“哪里,女人比男人厲害。”
觸龍說:“依我看來,您疼愛嫁到燕國的女兒超過了疼愛小兒子長安君。”太后說:“這你可說錯了,疼愛女兒怎么比得上疼愛長安君?”
觸龍說:“不會吧。一般來說父母疼愛子女都為他們的未來著想,當初您送女兒出嫁時,緊緊地跟在她后面,哭得有多傷心哪!女兒嫁到那么遠的燕國,您能不想嗎?可是祭祀時您卻禱告說:’千萬不要回來呀!’您難道不是從長遠考慮,希望她的子孫世世代代繼承王位嗎?”
太后沉默不語,點了點頭。觸龍見自己的這番話起了作用,就繼續說:“可是您對長安君呢,給他顯貴尊崇的地位,賜給他肥沃的土地,賞給他無數金銀財寶,不肯讓他冒一點風險為國家建功立業。但是您想過沒有,一旦您以后不在了,長安君靠什么在趙國安身立命呢?所以我認為您為長安君考慮得太少,比不上您疼愛女兒啊!”
趙太后聽明白了觸龍話中的含義,說:“好吧,就按照你們的意思去辦吧!”于是長安君被送到了齊國當質子,齊國出兵幫助趙國擊潰了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