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簡稱“非典”,在國際上又稱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為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冠狀病毒,SARS-CoV)引起的嚴重呼吸道傳染病。于2002年12月在中國廣東順德首發,至2003年7月才被逐漸消滅。
SARS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近距離飛沫傳播或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傳播。SARS的潛伏期為1?16天(通常為3~5天)。
非典型肺炎有哪些癥狀呢?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傳染性強,以發熱為首發和主要癥狀,呈持續性高熱,伴有畏寒、肌肉酸痛、關節酸痛、頭痛、乏力等癥狀。胸部X射線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雙側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呈網狀改變,部分病情進展快的患者肺部呈現大片狀陰影。
呼吸道癥狀表現為咳嗽(多為干咳)、胸悶,嚴重者表現為呼吸加速、氣促甚至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
SARS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引起了社會恐慌和全球關注。根據WHO公布的疫情,全球共報告SARS臨床診斷病例8422例,其中916例死亡(病死率為10.88%);SARS波及我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66個縣和市(區),以及全球其他31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內地總發病數達5327例,其中349例死亡(病死率為6.55%)。病例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等地。其中北京與廣東共發病4033例,占全國內地總病例數的75.70%。
2003年9月和12月,因實驗室意外感染,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各發生1例SARS病例。2004年年初,廣東出現4例社區獲得性SARS病例。2004年4月,北京發生SARS病毒實驗室意外感染,北京和安徽發生9例SARS病例。
此后,SARS在全球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