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人類首先從雞身上分離出冠狀病毒。1965年,人類分離出第一株人的冠狀病毒。
由于人類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這種病毒的外膜上有明顯的棒狀粒子突起,使其形態看上去像中世紀歐洲帝王的皇冠,因此將之命名為“冠狀病毒”。1975年,病毒命名委員會正式將這種病毒命名為冠狀病毒科。
冠狀病毒家族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型家族,屬于巢式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根據系統發育樹,冠狀病毒可分為a、0、Y和6四個屬。
到目前為止,大約有15種不同冠狀病毒株被發現,能夠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但只有部分能感染人類。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包括最新發現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共有7種,分別為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MERS-CoV和2019-nCoV。
前4種會引起普通的感冒癥狀,后3種則分別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原體。其貯存宿主多數指向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