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第一部電影是什么時候?是1905年,在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人任景泰的帶動與努力下,中國人拍攝了自制的第一部影片一一《定軍山》。
《定軍山》是由我國知名的京劇大師譚鑫培主演的。據說,當時正值譚鑫培60壽辰,任景泰便讓這位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先生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然后就將其攝制成片了。
隨后片子被拿到前門大觀樓放映,引起了人群的圍觀與好評,就這樣,中國電影誕生了。
嚴格來說,《定軍山》其實算不上電影,而是一部紀錄片,拍攝了京劇《定軍山》,內有《請纓》《舞刀》等片斷,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而且,整部電影都沒有聲音,時長也只有大約半個小時。
或許是冥冥注定,上天自有安排,我國的第一部電影,居然是與國粹京劇的結合,劇目竟然還是頗具象征意味的《定軍山》,一經問世便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同時,一代名伶譚鑫培也成為中國第一位涉足影壇的表演藝術家,可以說是天作之合了。
因此,盡管這部電影是用一架手搖木殼制攝影機攝制的,制作也不夠精良,但其在電影史上的顯赫位置卻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電影歷史上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在上海拍攝的《難夫難妻》。由鄭正秋編劇,鄭正秋和張石川聯合導演,也是一部無聲片。但是,與《定軍山》相比,這部電影有自己的故事情節,也有自己的人物設定,還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
這之后,中國電影開始有了發展。191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成立了活動影戲部,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一一《閻瑞生》和《紅粉骷髏X1922年,上面提到的張石川與鄭正秋等人,組成了一家明星影片公司,開始從事電影事業。
這時候拍攝的影片,已經嚴肅地涉及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上也開始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員的演技也越發自然、親切、樸素了。不過,畢竟受時代環境與科技的限制,當時的電影事業也只是在不緊不慢地發展著。
尤其是中間的戰亂,更是間斷了電影的發展。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七八十年代,中國電影才發展起來,并日趨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