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古希臘時期有三大悲劇作家,他們創作的“三大悲劇”一一《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亞》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歷史了,但卻依然是三顆璀璨的恒星,在閃耀著智慧的光輝,引領著外國文學的發展。那么,這三位悲劇家是誰呢?古希臘三大悲劇家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創造了永世不衰的希臘這三大悲劇的作家就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了。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就是《俄狄浦斯王》——古希臘中最典型的命運悲劇。《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忒拜系統的一個英雄傳說,主要是為了表現個人意志與不可抗拒的命運之間的沖突。看過《俄狄浦斯王》這個悲劇的人就會發現,索福克勒斯的悲劇結構完美,有一種質樸、簡潔的感覺。
歐里庇得斯的悲劇華美而自然,以寫實和心理描寫見長。我們看他的代表作《美狄亞》,節選自神話中的英雄伊阿宋的故事傳說,通過對一個熱情、堅強、富有反抗性的女性美狄亞的描寫,表達了對地位卑微和遭遇不幸的婦女深深的同情。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自然就是有著“悲劇之父”的埃斯庫羅斯所寫的了。埃斯庫羅斯寫出來的悲劇有一種莊嚴、雄渾的感覺,抒情氣氛也很濃厚。
在這個悲劇作品中,他通過描寫普羅米修斯與宙斯之間的矛盾斗爭,歌頌那些為了人類的進步和正義事業而不惜一切的崇高精神,是古希臘時期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專制暴政的思想在戲劇創作上的體現。
這三大悲劇都誕生于公元前8世紀到10世紀的古典時期,明面上是在寫神的悲劇,其實是在寫人的悲劇,在逐漸把寫理想化的英雄轉變為寫現實中的人,這是其最大的一個成就,也是悲劇走向現實的標志之一。
再一點,三部作品都強化了悲劇的批判傾向,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專制的神權,甚至披露現實生活中人的虛偽、偽善、險惡的一面,將民主思想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同時,還首次涉及婦女與愛情的主題,拓寬了悲劇表現生活的范圍,打破了悲劇僅僅局限在神與神、人與人爭權奪利上的局面,使悲劇成為表現生活的一種方式。正是如魯迅先生說過的那樣——“悲劇是把人生毀滅給人看”的!
綜上可知,古希臘“三大悲劇”由幻想轉向現實,由寫神轉向寫人,標志著悲劇在藝術上已經走向成熟,代表著古希臘文學的輝煌及人類在戲劇上的探索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