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小春的一首歌中,有這么一句歌詞,“生旦凈末丑,好漢不回頭”。那么,生旦凈丑末分別指什么呢?原來,“生旦凈末丑”是京劇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
別看簡單說來只有五個人物類型,但是,里面卻包含了所有京劇劇目中不可勝數的人物形象,只不過大家都將其歸入到生、旦、凈、末、丑這五大行當中了而已。
“生”,顧名思義,就是指扮演男性的角色,可分為老生、小生和武生,在京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謂老生,就是指那些年齡有些大的男性角色,一般以唱工為主,也有專以念白和表情見長的做工老生;而那些注重兵器武打的角色,則是武生了。小生指青年的角色,又細分為巾生、窮生和官生,要求扮相潔凈俊美,素臉演出。
“旦”是指京劇中扮演不同年齡、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按照年齡大小,可分為老旦和小旦;按照性格來看,則分青衣和花旦;按照武功分類,一般有武旦和刀馬旦。
比較有趣的是?“凈”這個行當雖然叫這么個名字,卻是所有京劇角色中,臉上涂抹顏色最多的一種.所以,凈又稱作“花臉”“花面”,主要扮演那些性格、品質或相貌
等方面比較突出的男性人物。凈分為正凈、副凈和武凈三類,唱工好的是“正凈”,表演身段佳的是“副凈”,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撲摔打的是“武凈”。
末行就是京劇中扮演中年以上的男子的統稱,一般會有長長的胡須。近代以來,“末”行已逐漸歸入“生”行。
丑角的妝容一般是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因此又叫“小花臉”,有“武丑”“文丑”和“一般丑”的分別。武丑就是會武藝的丑角,文丑通常指那些不會武藝卻滑稽可笑的人物。
不過,與大家的認知不同的是,“丑角”不意味著扮演的都是陰瞼狡詐的角色,相反,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