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曲之父的作曲家是約瑟夫?海頓生于奧地利的一個小村莊,自幼家境貧寒。恰恰因為海頓的父親熱愛音樂,才讓小小的海頓走上了音樂之路。
誰也沒預想到,就是這么一個因生活所迫而在貴族家庭做樂長的海頓,將來竟會成為一名偉大的音樂家。不過,也是“時勢造英雄”。
正是因為之前做樂長的貧寒日子,才讓海頓在艱苦的環境中創作出了大量作品,而且體裁廣泛,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并與莫扎特和貝多芬一起成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杰出代表。
海頓對古典音樂的主要貢獻在于交響曲和四重奏。在交響曲的創作中,確立了近代管弦樂的編制和配器原則,對交響曲體裁
的形成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作“交響樂之父”;在弦樂四重奏中,海頓習慣采用“說話的原則”,即各聲部彼此像交談般地呼應,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復調的美感,讓弦樂四重奏進入了成熟階段。
再加上海頓性格善良,為人質樸,經常熱心關懷青年音樂家莫扎特、貝多芬等人,因此被人尊稱為“海頓爸爸”。
細心分析海頓的音樂作品,會發現他的作品一般都幽默、明快,十分飽滿,含有宗教式的超脫和樂觀主義色彩,像優美的田園詩一樣自然,充滿情趣,對后代音樂家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