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我們是看影視劇,還是自己去一些古代宮殿、羅剎古寺游玩,會發現無論是帝王的住所,還是佛門凈地,它們的建筑大多是紅墻黃瓦。古時候也不是沒有青磚、灰磚,為什么非要用紅磚呢?大家知道紅墻黃瓦象征什么嗎?
在五行學說里面,中央屬土,土為黃色,所以黃色代表中央方位。因此,封建迷信的古代人們自古以來就以黃色為尊。
在唐代的時候,黃色就已被劃定為代表皇室的色彩。不相信你看那些帝王、嬪妃的衣服,多是黃色,如果哪個大臣或老百姓如此穿著,就有造反的嫌疑。
到了宋朝,隨著燒瓷技術的發展,封建帝王的皇宮就開始采用黃色的琉璃瓦頂了。至明、清兩代,便明文劃定只有皇帝的宮室、陵墓建筑及奉旨興建的寺廟才準許使用黃色琉璃瓦,其他建筑一律不得擅用。
就連親王、郡王等貴族的住宅也只能用綠色蓋頂,更遑論平頭百姓了。不得不說,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真是特別的森嚴啊!
而紅色在我國一直被視為是一種美滿、喜慶的色彩,意味著莊嚴、幸福和富貴。先別說古代,現在的人們每逢喜事、過節的時候,不也是把家里弄得紅彤彤一片嗎?
那么,古人是什么時候覺得紅色好呢?那就得追溯到周代了,那時候的宮殿建筑上廣泛采用了紅色,而后便一直傳承了下來。
同樣的,我國的佛教文化特別繁榮,而寺廟那些建筑則代表佛國世界,也屬于尊貴之列,所以它在建筑式樣上多采用宮殿的式樣,在用色上其圍墻也多用紅色或黃色。
由此可見,這紅磚黃瓦其實說到底就是封建等級制度下的產物,是為了顯示皇帝、佛教的“登峰造極”和“尊貴威嚴”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