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美人魚雕塑的來歷是什么
在波蘭的首都華沙,流傳著這么一個傳說:在波蘭的首都沒有建立之前,曾有一個名叫華爾的男青年和一個名叫沙娃的女青年,撐著小船,順著波羅的海的維斯瓦河,結伴來到現在的波蘭首都華沙開拓家園。
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建造城市的人,就把華爾和沙娃的名字合成“華沙”作為該城的名稱。
后來,外來的侵略者看中了這里,想要據為己有。華爾和沙娃當然不同意,帶領村民與侵略者進行殊死搏斗。
就在侵略者即將勝利之時,河中出現了一條美人魚。原來,這條美人魚是河中的守護神,她帶領魚群化身為人,一手持著盾牌,一手揮舞利劍,戰勝了侵略者。于是,華沙人民把美人魚的形象作為華沙的城徽。
1855年,華沙第一個美人魚銅像成功建立。1934年,波蘭著名女雕塑家盧德維卡?尼特斯霍娃以波蘭女英雄什塔海爾斯卡為模特又創作了一座新的雕像,比之前的更大,姿態也更加優美。自此之后,這座雕像就聳立在維斯瓦河畔。
這座美人魚銅像通高35.7厘米,上身為裸體妙齡女郎。她頭發卷曲,眉清目秀,下身卻是魚尾,看起來頗為美麗。
但是,與其他人魚不同的是,華沙美人魚左手緊握盾牌,右手高舉利劍,雙目凝視遠方,有一種英姿颯爽之美。原來,建造這座人魚雕像的時候,正值“二戰”前期。當時,歐洲戰爭風
云密布,魯德維卡憂慮祖國命運,才決心塑造一個保護祖國的英雄形象。之后,華沙美人魚就成為了波蘭首都華沙的象征和守護神,是波蘭人民英勇不屈精神的象征。直到現在,美人魚雕像前依然花束不斷,表現了波蘭人民對自由、幸福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