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這么一位有名的書法家,在練字的時候十分刻苦努力,日費千紙。他就是明初期的書法家宋克。
宋克的楷書是學習鐘瑤,行書學習的是“二王”,因此,他的筆力清峭勁拔,筆意圓融灑脫。
在宋克的所有書法中,他最擅長章草,寫出來的字筆精墨妙,流走暢貫,猶如飛劍狂舞一般瀟灑縱橫,整體看起來風度翩翩,可謂是冠絕一代。
宋克的章草曾被明朝的朱國楨在《開國臣傳》中稱道:“長洲宋克工章草,日費千紙,用筆精妙,祝允明謂其書’如初筵見三代鼎彝,蓋有天授,非人工也'。”由此可見,在當時宋克的章草是極負盛名的,還與另外兩位書法家宋璉、宋廣合稱“三宋”
或許是因為宋克的書法在明代就比較出名,所以保存得較好,留下的墨跡不少,有《急就章》《公讓詩》《李白行路難》《杜子美詩》等作品,其中,尤屬《急就章》出名。
《急就章》原本是漢代學童的啟蒙讀物,因此各朝代有很多人都在傳寫。在世代傳寫的過程中,就從隸書演化出來一種新興草書,這就是“章草”了。章草后來又經過演化變革,成為流傳到現今的草書——“今草”。明時,宋克臨摹學習的章草書,就是從《急就章》上學來的。
仔細觀察宋克所書的《急就章》,我們可以發現宋克的章草筆勢勁健,風貌簡古,蘊含著豐富的變化。
而且,書中前面寫道,這是“聊以自備遺忘”的作品,也就是說,這是他的精心之作,是他通觀全篇后經過布局,以兼備古法之神與形的佳作,故而才能跌宕險勁,能將章草深厚古樸的氣韻得以展現,也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他個人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