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光”是一個禮貌用語,原是指分沾他人的好處或榮輝,現在常用作詢問他人或請他人給予方便。那么,借光是什么意思呢?“借光”一詞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借光”一詞源于《戰國策?秦策》,在其中就有相關記載,齊國使者蘇代在出使秦國時,秦國的將軍甘茂給他講了一個故事:當時有一個姑娘家境非常貧寒,連買蠟燭的錢都沒有,因為她要做針線活,必須要有光照著。
在她家附近有一條江,江兩岸住了很多的人家。所以每天晚上她就和別的姑娘一起做針線活。時間一長,別的姑娘就說她喜歡貪小便宜,不想讓她來。
這位姑娘告訴她們說:“雖然我買不起蠟燭,但是每天晚上都來得很早,將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坐席也鋪得很整齊。
大家來了就能舒服地工作了。你們就省去了很多麻煩。就算我不來,你們的燈同樣是要點的,借給我一點光對你們來說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姑娘們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同意和她一起做針線活。后來,這個故事就引申岀了“借光”一詞,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