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貼門神也是我國的傳統民俗之一,但是你會發現,門神里面的人物不是確定的那兩個人,事實上能作為門神的古代歷史人物的確很多。那么,門神畫像是誰呢?
我國春節貼門神的民俗由來已久,根據史料的記載,從先秦時期開始,這個習俗就已經在我國廣泛地流行,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
人們最初的張貼門神可能也是岀自一種原始的自然圖騰崇拜,這是一種生活的需要,因為人們要同惡劣的自然環境作斗爭,驅鬼辟邪。
所以最早的門神畫像不是今天我們常見到的那些著名歷史人物,最初的門畫上畫的兩個人叫神荼和郁壘,還要畫上老虎。
這種人虎并在的形象代表著人披堅執銳、虎吞噬鬼邪,兩雄并立,虎視眈眈,堅守門戶,以保平安。這種象征保護安康同時也寄托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了下來。
哲學上說一切事物都是變化運動的,門畫中的人物畫像也是不周定的。隨著時代的變更,唐朝的時候鐘尷作為捉鬼鎮妖的門神出現了,以后又陸續地岀現了以多個著名的歷史人物為門神的現象。
各個地區的傳統喜好有所不同?總的說來,像唐朝的著名武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三國時期的蜀漢大將關羽、張飛、趙云、馬超;北宋的抗遼名將楊繼業、呼延贊、楊延昭、楊宗保;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飛等都是人們普遍喜歡的。
其實在我國的漫長歷史長河中,華夏這塊廣袤富饒的土地上曾孕育出了數不清的杰出人物,在各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領域里登峰造極,各領風騷數百年。
所以理論上很多優秀的人物都是有資格、有條件作為門神的,實際上也是如此,除了上面提到的,主要的還有很多:戰國名將孫臏和龐涓師兄弟、秦國大將王翦和趙國李牧、明朝的徐達和常遇春等。除此之外,像佛教的四大天王、道家的青龍白虎等宗教人物也常被當作門神。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我國的明朝以后,門神的內容和意義就更加豐富多彩了。門神不僅僅有傳統上的驅邪避災,同時被賦予了更加豐富和現實的意義。
人們在門神畫上增添了更多的吉祥符號,有象征財富的“聚寶盆”、象征功名利祿的爵、象征長壽的鹿等,不斷地増強了門神的吉祥和祈福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