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俗名“熬夜”,就是說在舊年的最后一天不睡覺直到新年的到來,因為那天是除夕,所以也叫除夕守歲。正月守歲是怎么來的呢?據說源于民間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深山中生存著一種名叫“年”的怪獸,這種怪獸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吃飛禽走獸、鱗介蟲場,每天變換不同的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人們真是談“年”色變。
后來,人們對“年”的活動規律已經非常熟悉,總結岀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必到人群生活的地方嘗鮮,一般都是在天黑以后岀現,雞鳴破曉時,它們就會回到山林中去了。
人們知道了“年”肆虐的時間,便把一年的最后一天視為可怕的一天,并且想了很多方法來對付“年”這頭怪獸。每到那天晚上人們就會提前做好晚飯,然后再拴好雞圈和牛欄,宅院的前后門都會被封好。
把門關好后,一家人在屋里面吃年夜飯,因為這一頓年夜飯不知道是吉是兇,所以做得很豐盛,不但一家老小坐在餐桌前吃年夜飯,還要在吃飯前供祭祖先,祈求祖先能夠保佑一家人平安地度過一年的最后一夜,吃完飯后,誰都不敢睡覺,坐在一起聊天閑談,人多就能壯膽。后來,就逐漸有了守歲的習慣,成為春節的一種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