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人打招呼總要問吃飯?這倒不是說我們中國人嘴饞,這里面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可以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習俗、一種文化心理,也是一個歷史的滄桑標記。中國是一個傳統的、歷史悠久的農業國家,是世界聞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創造了燦爛的農業文明。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就是傳統的農耕民族,歷代絕大多數的人口都是從事農耕,種植五谷、栽培果蔬、喂養牛羊,生生不息。
但是,在統治階級的荒淫無度、橫征暴斂,變化無常的水旱災害,生產能力的低下,人類生產生活對環境資源的過度破壞等這些因素作用下,會產生一個連鎖反應,第一個最明顯的結果就是糧食不夠吃,人們很饑餓,食不果腹。
饑荒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它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國家的存亡安危,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國家才能長治久安,饑荒將直接引發慌亂,進而形成暴動、農民起義,推翻一個王朝,重新建立一個王朝。
統治階級在開國之初相對比較清明,注重恢復生產,休養生息,但慢慢地就會重蹈覆轍,周而復始。
吃飽穿暖是多少人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這樣的生活記憶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心中。
吃飽飯是人生命延續的第一需要,只有吃飽飯了才有可能發展其他方面,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所以,人們見面就相互問“吃了嗎”,無形地表達了對吃飽飯的重視和關心,慢慢就形成了一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