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明家達芬奇發明了無數嘆為觀止的東西,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常用的餐巾,餐巾的發明也是達芬奇的。
注意,是餐巾,不是餐巾紙!
餐巾不就是一塊拿來擦嘴的抹布嗎?這還需要發明?
是的,在達芬奇發明餐巾之前,歐洲貴族們吃飯時,用來擦嘴擦手的東西你絕對想不到。
還是從最早的古羅馬開始講起吧。
在古羅馬時期,奧古斯都大帝之前,食物都是直接鋪陳在桌子上的。從奧古斯都大帝后期開始,開始會在桌子上鋪上一塊有鑲邊的亞麻桌布。貴族們用餐,會自備一條方巾,類似于現在感冒了用來攜鼻涕的小方巾。但是,這塊小方巾是自帶的,不是主人準備的。古羅馬時期的西班牙貴族,自然也是會優雅地使用鼻涕方巾擦嘴。
古羅馬使用方巾的習慣,到西哥特人和中世紀的天主教貴族那里就完全被無視了。到了達芬奇那個時代,貴族們的用餐習慣非常不衛生。
在達芬奇那個時代,貴族們就餐的餐桌,通常會鋪上一塊大大的桌布,桌布垂落在四周。就餐的時候,座位上垂落的桌布就是餐巾了。
達芬奇的主要資助者:盧多維科斯福爾扎公爵(LudovicoSforza),經常邀請達芬奇和貴族們一起吃晚飯。有身份有地位講究的貴族,在吃飯的時候,會在椅子底下栓上一只毛茸茸的可愛小兔子。這只兔子,就是用來擦手的!
達芬奇在他的日記里寫道:"盧多維科公爵大宴賓客時,喜歡拿座位底下的小兔子來擦拭自己油膩的雙手,毫不顧忌地撩起桌布擦拭使用過的刀叉。相鄰坐著的兩個人,使用同亠個區域的桌布擦拭的刀叉。"
上升星座是處女座的達芬奇,在擦拭自己刀叉時,都小心翼翼地找一塊干凈的地方,不要和人家吃過的食物殘渣混在一起。
當然,也有比較Fino比較Pijo真的講究的貴族,比如Beatriz夫人。她就拿自己的白色手套來擦拭用過的刀叉。Beatriz夫人吃一頓飯就要換上三幅手套。她認為其他人也應該像她一樣一一衛生用餐。
達芬奇為了解決衛生用餐問題,就把大塊的浴巾,剪成小塊,并進行了精心的裁剪和刺繡。
達芬奇的構想是:這塊餐巾不能直接放在桌子上,而是鋪在腿上,這樣擦拭臟手和刀叉之后的污漬不會被其他客人看到,因此餐巾必須比普通手帕大許多。做餐巾的布料必須是不透油的,不會因為油膩滲透而弄臟了褲子。所以,餐巾都是兩層的。至今,上檔次的餐廳所用的餐巾,至少是兩層的。當然,現在布藝科技先進,一層也有不透油的。
1491年發明餐巾之后,達芬奇在盧多維科公爵的大型宴會上,正式推出他這一發明。客人入座后,并不知道怎么使用這塊布。有的人拿來當手帕損鼻涕;有的人拿起來墊在椅子上;有的人則因為看著精致,塞進包里,準備拿來包裹首飾。
達芬奇在那場宴會中正式推向貴族們介紹了“餐巾”的使用規則。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從17世紀開始,整個歐洲無論貧賤,都開始使用餐巾了。
西餐就餐禮儀,沿襲了達芬奇老爺爺的設計理念,餐巾的正確使用方法是鋪在大腿上,而不是把一個角壓在盤子下讓餐巾垂下來。把餐巾一角壓在盤子下的習慣,似乎在西班牙某些地區的華人圈里非常流行。
用餐完畢后,不要把餐巾四四方方整整齊齊地折疊起來。因為四四方方規規矩矩折疊起來的餐巾,油渣都被折在里面,在回收清洗時,清潔工還要把它展開。使用過的餐飲,不要對折,直接散放在餐桌上才是正確的。
最后, 要和大家分享一個西班牙朋友的吐槽。
現代社會和家庭,餐巾紙代替了餐巾。對西班牙人來說,餐巾紙是用來擦嘴的,而圈筒紙則是用來擦屁股的。當一個西班牙人看到中國人習慣性地在餐桌上放一卷筒紙,會覺得難以接受,特別惡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