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是由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制而成的一種糕點,它是漢族的一種傳統食物。春節時,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年糕的習俗。說到關于年糕的來歷和故事,有一個特別古老的傳說。
遠古時期,在深山老林中長年都住著一種名叫“年”的怪獸,這些怪獸肚子一餓就會出來捕獲其他的獸類填飽肚子。
可是到了冬天就很難找到其他的獸類。所以“年”就下山吃人,給很多百姓造成了傷害,使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有個名叫“高氏族”的部落很聰明,他們大概知道“年”什么時候會下山,所以就提前做了大量的食物,這種食物是條狀的,然后再切成一塊一塊的,人們就把這些食物放在門外,很早就躲在屋里。
“年”過來后,找不到一個人,就只能吃掛在門外面的食物,等“年"吃飽了,就不會再找人們的麻煩了。
人們看見怪獸走了,就高高興興地出來互相慶賀,又過了一個平安年,然后人們就開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每年人們都會這樣做,所以這種抵御怪獸的方法就流傳了下來。因為這樣的食物是為了對付叫“年”的怪獸,制作這種食物的人又是高氏族,所以“年”和“高”連在一起就成了“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