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雞是江南的獨具特色的名菜。這道菜是用泥土和荷葉把加工好的雞包裹起來,然后烘制而成。叫花雞的色澤明亮,骨酥肉嫩,香氣撲鼻,風味十足。如此好吃的叫花雞的名字怎么來的呢?關于叫花雞的來歷有兩個傳說。
第一個傳說:相傳,曾經有個叫花子一路向人乞討,后來來到了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天,這個叫花子好運得到一只雞,迫不及待地想要吃這只雞,可是手中沒有刀具和調料。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首先他將雞殺死后去掉里面的內臟,但是沒有去掉雞身上的毛,然后他就用黃泥、柴草將整只雞包裹好放在火上烤,等到雞熟之后,剝去泥殼,雞毛也脫去了,只剩下了香噴噴的雞肉。
后來在常熟縣城西北虞山勝地的“山景園”中有一個菜館就仿照這個傳說,制作了這樣的叫花雞,這就是叫花雞的由來。
第二個傳說: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時,因為某種原因流落荒野,沒有食物可吃。這被一個叫花子看見了,那個叫花子就把自認為是人間美食的“叫花雞”送給他吃。乾隆帝在十分饑餓的情況下就感覺這只雞特別美味。
乾隆皇帝吃完就問叫花子這只雞叫什么名字,叫花子沒好意思說是“叫花雞”,就編了一個“富貴雞”的名字。乾隆皇帝對這只雞的味道贊賞有加。
叫花子后來才知道當初的流浪漢竟然是皇上。這種“富貴雞”因為皇上的緣故,后來得到了廣泛流傳,成為一道家喻戶曉的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