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又叫山東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國飲食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魯菜具有味鮮脆嫩的特點,又有著風味獨特、制作精細等特色名揚海內外。
魯菜招牌菜有哪些呢?魯菜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尚書?禹貢》中載有“青州貢鹽”,說明至少在夏代,山東制作的菜中就已經有了鹽這種調味料。周朝的《詩經》中就有了關于吃黃河魴魚和鯉魚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魯菜系的雛形開始出現。當時魯菜就已經對刀工、調料以及衛生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追求刀工的完美,而且強調用料的藝術性,已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
北魏時期,在《齊民要術》中對烤、蒸、腌、煎、燒、炒、煮、臘、燉、糟等烹調方法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還有關于“烤鴨”“烤乳豬”等名菜制作方法的詳細闡述。這本書對魯菜系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元、明、清時期,魯菜又有了新的發展。魯菜不但成為皇家名菜,還在北方各地得到了廣泛流傳。
到了清高宗弘歷年間,魯菜系中的“孔府菜”得到了清高宗弘歷的喜愛,并被皇帝賞賜了一套“滿漢宴?銀質點銅錫仿古象形水火餐具”。這件事大大促進了“孔府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