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喝粥盛飯時,都會用到一種工具,那就是勺子。有了勺子,很方便就能把粥喝到嘴里,不會被粥燙到,喝粥的動作還比較優雅,用勺子盛飯也比較方便。那么,勺子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呢?
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勺子,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經考古學家認證,中國是最早使用勺子進食的國家。
當時古人發明勺子,和農耕文化的出現有著密切的關系。新石器時代種植的物種主要是水稻和粟。
這兩種谷物可以經過熬制成湯食用,烹飪方法也比較簡單,所以當時的古人就經常喝這兩種谷物熬制成的粥。
因為剛煮出來的粥比較熱,并且是半流質狀,所以是不能直接用手抓著放進嘴里的,必須借助一定的工具。
因為人們當時的生活需求比較急切,于是人們就把撿來的蚌殼或者獸骨骨片進行修整之后,便用這些器具來喝粥飯了。
后來,人們對之前的用具不太滿意,就在之前的基礎進行改制,所以就岀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