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筵席并不是指的酒席,而是宴飲時鋪在地上的坐具。筵和席是兩種坐具,筵長,席短。在《禮記?樂記》《史記?樂書》中就有關于這種坐具的記載:“鋪筵席,陳尊俎。”
后來,筵席才逐漸轉變為酒席的專稱。一般古代在祭祀、禮儀、習俗等活動時會有宴飲聚會,這時人們就要設酒席。
中國宴飲歷史、正史、野史、詩賦中幾乎都有關于古代筵席把酒作為中心的記載。
古代在安排筵席時,對菜肴、點心等都有嚴格的要求,而現在的筵席同以前相比就有很多不同之處。
比如,現在人們會根據宴請的對象、筵席的檔次以及筵席的種類的不同,在菜的數量、質量、烹飪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變化。
古代筵席的種類比較多。有的筵席只以一種原料作為主料就烹制岀各種菜肴的全席;有展示特定時代的民族風味水平的筵席;還有以當地的風俗習慣命名的筵席,等等。
除了這些,在中國歷史上還出現過看席,這種筵席僅供觀賞,不能食用。后因這些看席沒有實際性的意義,就被后人淘汰了。總而言之,筵席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