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蜀錦是三大名錦之一,因歷史悠久、工藝獨特而有“東方瑰寶,中華一絕”的美譽。蜀錦對歷朝歷代穩固政權和發展經濟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中國絲綢發展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那么,成都蜀錦的歷史淵源是什么?
東漢末年,在魏、蜀、吳三國分立的大背景下,蜀國的實力最弱,在諸葛亮輔佐劉備期間,蜀錦得到了快速發展,當時還頒布了相關法令:“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
此外還有相關的史料記載蜀國織錦業在當時的發展盛況,如左思的《蜀都賦》中就有“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的詩句。
據說,當時成都還有專門為工匠建立的錦官城,這樣一來,作坊和工匠就可以進行集中管理。
在1995年10月,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一座墓葬中,中日專家發現了一件織錦,雖然已經有了千年的歷史,但是看上去仍光彩奪目,足見當時的織錦技術已達到高超水平。
唐代蜀錦業尤為發達。蜀錦質紋十分細膩,層次也較為豐富,圖案的種類也比較多,有團花、蓮花、對禽、格子、對獸、翔鳳等。錦的色澤艷麗多姿,花紋精致典雅,其中較為珍貴的要數團花紋錦、赤獅鳳紋錦等。
唐玄宗唐明皇就曾經穿過一件被視為“異物”的五彩絲織背心,價值百金;安樂公主出嫁時也曾經穿過一條單絲璧羅龍裙,非常精致美麗。
蜀錦一度成為皇宮貴族享用的奢侈品。絲綢之路的出現加快了中國和世界之間的溝通,大大促進了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與發展。至今在日本還珍藏有“蜀江小幡”和“蜀江太子御織傘”等蜀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