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也會發生痔瘡。但是,并非是多發于成年人中的痔瘡,肛裂則少見。發生在嬰幼兒中的幾乎都是肛痿。
肛痿只發生在男嬰中
嬰幼兒患肛痿的最多,而且又都發生在男嬰中。其中母乳喂養的嬰兒發病率高,據說這是因為母乳可以軟化糞便。
嬰兒的肛痿與成年人不同,它是發生在肛門左右兩側。因為發病部位淺、痿管短,容易自然治愈。所以,一段時期內可以暫且觀察。經常流膿時要手術治療。嬰幼兒的肛痿手術簡便、安全,即便是很小的嬰兒也可以放心地接受手術。不治任其發展,會影響小兒發育,所以,要盡早治療。
肛裂男女都會發生。據社會保險中央醫院調查,女孩偏多。嬰兒肛裂的原因與成年人相同,也是由于糞便干燥、排便時損傷了肛門引起的。人工喂養的嬰兒發病率高,這是因為人工喂養容易造成糞便干硬。
嬰兒哭泣不排便時,要考慮是肛裂。因為排便疼痛,所以哭泣不愿意排便。糞便長時間積滯在腸內,水分被吸收,糞便越來越干,排便也越困難。這樣,排便時又會損傷肛門,這種反復損傷導致傷口長期不愈,這與成年人的肛裂情況相同。
嬰幼兒痔瘡怎么辦?為了防止反復損傷肛門,最好的辦法是盡快治療。為此,首先要軟化糞便。人工喂養的嬰兒要多喂果汁、糖水,或者溫開水稀釋的糖稀或蜂蜜,保持體內糖分和水分充足。另外,母乳喂養的嬰兒患便秘時,要考慮到是否乳量不足。如果乳量不足,可以用奶粉補充。
幼兒便秘的改善方法與成年人相同,要多吃含食物纖維多的水果、蔬菜、海菜、豆類、薯類等。
最近,由于只吃點心導致成為糞便材料的纖維不足而產生便秘的幼兒在不斷增多。所以,要注意幼兒間食不能過多,以免影響三餐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