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排便后一般都是用紙擦拭肛門。但是,從肛門衛生的角度來看,這樣做并不太科學。因為肛門邊緣本來就有很多皺裝,用紙擦拭會將糞便壓入皮膚的皺裳中間。
據說歐美很早以前就有清洗臀部的習慣,距今300年前就開始使用女用坐浴盆。也許是由于這種不同的習慣使得歐美人患痔瘡較少。最近我國也開始普及裝有肛門清洗裝置或烘干裝置的便器,大家最好使用這種便器。
排便后要用熱水清洗
患痔瘡的人,肛門周圍容易受分泌物或污物的污染,所以排便后一定要清洗。
有條件的最好用清洗器清洗,用暖風烘干。如果不具備這種裝置,可以在浴室里用容器裝上溫水用手清洗。切記洗后一定要用毛巾把水擦干。
上述條件都不具備時,可以用紗布或脫脂棉浸水擦拭。用紙使勁揩擦或用香皂擦洗會刺激皮膚,使傷口或濕疹加重,造成不好的結果。
為了保持肛門清潔、干燥,洗凈擦干水分后最好用紗布按壓一會兒。
便后肛門化瘀血最快的方法:
長時間在廁所下蹲、用力,會加重肛門淤血,使痔瘡惡化。
為了預防上述情況的發生,要縮短排便時間,盡快結束排便。另外,為了改善肛門部位的淤血,排便結束后可以做下面的清除淤血的運動。
- 在腹下(俯臥時)或腰下(仰臥時)墊上坐墊兒或者靠背墊兒,抬高臀部。仰臥時把雙膝屈至胸前,松弛肛門,這樣效果會更好。
- 仰臥,用雙手支撐腰部,把臀抬起,兩腿伸向上方。
- 在工作的間休時,屈肘,把雙手置于椅子上,頭放在手上,抬高臀部。
以這種姿勢休息5-10分鐘可以改善肛門淤血,有益于預防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