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儀的發明者是誰?公元132年,東漢時期的張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
這架最早的地震儀,外形像一個酒樽,制造使用的材料是銅。儀器的四周有八個龍頭,龍的方向對著八個方向,即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儀器的龍嘴可以轉動,每個龍嘴里都有一顆小銅球。
在每一個龍頭的下方,都有一只張著大嘴巴的銅蛤蟆。有一根銅質“懸垂擺”被放置在儀器的內部中央的位置。
除了柱旁的八個通道外,還有設計精妙的機關。如果所在地方發生了地震,懸垂就會擺動,進而碰到小球,可以將小球撥動,小球就能沿著“八道”碰到機關,處在地震發生方向的龍頭就會張開,銅球就會從龍嘴中掉岀來,然后就會落到蟾蛛的嘴巴里,接著就會出現很大的響聲。這樣,人們就知道是哪個地方發生了地震。
公元134年,這臺地震儀在甘肅西南部做過地震試驗,結果證明這臺儀器的確能夠檢測地震的發生。
歐洲創造出類似的地震儀比中國晚了1700多年。令人遺憾的是東漢時期的地動儀沒有保存下來,我們現在看到的地動儀是后人根據文史資料的記載內容復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