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是清朝吳楚材、吳調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曾長期設學館廣收門徒,此書就是為學生所編用的教材。
散文特點是什么?《古文觀止》的內容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致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期間散文發展的趨勢和取得的成就。
書中包括《左傳》34篇、《國語》11篇、《公羊傳》3篇、《禮記》6篇、《戰國策》14篇、韓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歐陽修11篇、蘇軾文11篇、蘇轍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
書中所選入的文章都是語言桔練、篇幅短小精悍、方便人們傳誦的佳作。在衡量文,井J標準上,做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雙重兼顧。
作者以古文為主要文體,附有駢文4篇,在人們思想落后的時代,這是比較難能可貴的;選者在文章中間或末尾,附上一些夾批或尾批,方便初學者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體例方面分別以時代和作家為經緯,一改前人按文體分類的習慣。
《古文觀止》所選以散文為主,間有駢文辭賦,整體上均為歷代傳誦的佳作名篇,頗具“永恒的藝術魅力”。
編者以“觀止”來冠名,正昱對其書的結構和文章選體的完美詮釋,因為它不只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代散文大觀,更是一段活生生的散文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