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有關歷史資料的記載,早在大約三千多年前,就出現了“飛車”的傳說,之后又有“赤龍”“車輪”“甕”“盂”等名稱的相繼出現。
那么,中國古代有飛碟記錄嗎?其實,關于飛碟,除了民間的傳說以外,在典籍史料中也有大量的記載,如《莊子》《拾遺篇》《夢溪筆談》《御撰資治通鑒綱目》《二十四史》《山海經》等。諸如很多野史縣志中也有關于飛碟的翔實記載,其中湖北松滋縣志中就記錄了類似所謂“第三類接觸"的逸聞趣事。
宋代善名科學家沈括常用“地學說”來解釋罕見的飛碟現象。他曾在《夢溪筆談》卷二十一中記載了相關事件:“盧中甫家吳中,嘗未明而起,墻柱之下,有光熠然,就視之,似水而動,急以油紙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涅晃,正如水印,而光焰燦然,以火燭之,則了無一物。又魏國大主家亦常見此物。李團練評嘗與予言,與中甫所見無少異,不知何異也。”
蘇東坡也曾在一首詩中描繪了他的親身經歷,詩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蘇東坡有一次在趕往杭州的路上入榻鎮江的金山寺。當時月黑星稀,忽然江面上方亮起一團火來,場面極其攝人心魄。
于是,蘇東坡在《游金山寺》一詩中記載了此情景:“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飛碟,究竟真的存在嗎?目前科學家還不能給岀十分確切的答案,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值得我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