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看待地震的呢?中國古人把地震的發生和帝王聯系在了一起,還認為是“陰陽失衡”導致的。他們認為發生地震是上天對人類的一種懲罰或者告誡。
漢成帝時南陽人議郎杜欽對此有過解釋,在《漢書?杜欽傳》中對這記載:“臣聞日蝕、地震,陽微陰盛也。臣者,君之陰也;子者,父之陰也;妻者,夫之陰也。”
古人還常常將地震與許多奇怪的現象聯系在一起。在《晉書?劉聰傳》中,記載了十六國時期平陽發生的一次大地震,地震發生時出現了狂風、暴雨、雷電的現象,甚至大樹被連根拔起。
當時村內有一個婦女產下了一個雙頭小孩,孩子的大伯父覺得生下的孩子是一個妖怪,然后就將孩子在鍋內煮熟,吃了。
令人費解的是,沒幾天吃掉這個小孩的大伯父就死了。現在我們知道孩子是由于在懷孕期間產生畸形的原因。
當時人們把這件奇怪的事情和地震的發生聯系了起來,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十分荒唐。
古人還將地震后出現的自然現象作為一種信號,認為是上天有靈,用來進行占卜算卦。在《晉書?馮跋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傳跋境地震山崩,洪光門鸛雀折。又地震,右寢壞。
跋問閔尚曰:’比年屢有地動之變,卿可明言其故。‘尚曰'地,陰也主百姓。震有左右,此震皆向右,臣懼百姓將西移'。”人們把地震中建筑物傾倒的方向作為逃生的方向,這明顯沒有科學根據,純粹是一種迷信思想。
總之,古人對地震的解釋帶有主觀主義色彩,沒有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缺乏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