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是我們的祖先受到了印章和拓牌這兩種方法的啟發,然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發明出來的一種印刷術。
印刷術是什么時候發明的呢?雕版印刷書籍之前,印刷和拓牌這種方法在社會上已經被人廣泛應用。
雕版印刷術的方法是將要印的字先寫在紙上,再把這些紙反貼在一塊塊的木板上面,然后根據每一個字的筆畫順序用刀逐一雕刻在木板上,使每個字都能夠在木板上比較突出,而且要刻成陽文。
這種先刻在木板上面,然后再進行印刷的,人們根據制作方法將其命名為“雕版印刷術”。
我國現在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雕版印刷書籍是《金剛經》,是在公元868年刻印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書籍。
后來,我國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和現代的印刷術方法大致相同,德國人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晚了我國400年。遺憾的是,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