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眩暈、耳鳴的病因不盡相同,但是往往作為一種癥狀同時表現出來。眩暈,有人表現為總感覺身體不穩,搖搖晃晃。或是眼前一陣陣發黑,即所謂的直立性眩暈。也有的是覺得周圍物體都在團團轉似的,即為旋轉性眩暈。貧血等引起的眩暈適于前者,而旋轉性眩暈,則屬于美尼爾氏綜合征的一種癥狀。
美尼爾氏綜合征,以旋轉性眩暈為其主要癥狀,并多伴有頭痛、肩痛或頸痛、耳鳴、耳聾等諸多癥狀。
雖然病因尚未清楚,但多見于體內反應(Stress)所引起的,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耳鳴,則是失眠、神經衰弱或更年期都會引起的一種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伴有眩暈的頭痛。在岀現腦炎、腦腫瘤,以及受強烈重擊時腦震蕩等腦病時也有相似反應。因此對這一點切不可粗心大意。如果有這種擔心,就應該請神經內科等專科醫生檢查診斷。尤其在同時出現眩暈、耳鳴、頭痛、嘔吐癥狀時,更需盡早去醫院做出止確診斷。這里介紹的指壓、灸療,主要是針對由于疲勞,或更年期障礙引起的伴有眩暈、耳鳴的頭痛。
這種頭痛引起耳鳴,伴有眩暈、耳鳴的頭痛,多以頭部左右兩側,或偏頭痛為主要癥狀。產生眩暈多是由于平衡發生失調所致。可以采取刺激耳部三半規管方法,即指壓耳前的聽宮穴;也可用按摩耳朵四周的方法進行治療。在痙攣性頭痛一節中已做介紹,可用鳴天鼓療法,對治療眩暈性頭痛也頗有療效。
聽宮指壓法
此穴在耳前軟突稍前位置上,即耳屏中點前緣與下顓關節之間凹處。用中指按壓此穴,也可輔以耳部按摩,即從耳前至耳后,劃圓似地按摩,效果更佳。
太谿刺激法
對位于內踝稍后,即內踝尖與跟腱連線之中點上的太谿穴做艾灸療法。把中指大小的艾炷放在太谿穴上,在剛有灼痛感覺時去掉未燃盡的艾炷。當然也可以使用市售的灸療器具對此穴施灸。如不用灸療,指壓療法也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