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背部上的一些穴位,很難進行自我指壓,即使勉強做了指壓,效
果也不會理想。但是,若輔以下面介紹的兒種體操,將會大大提高指壓的效果在中國,很早以前就有一種稱做“導引?'的養身法,其實就是一種活動身體各部關節的體操。是通過活動身體各個部位,用以驅除淤積體內之''惡氣",吸納新鮮空氣,以積蓄能量為目的的保健體操。這里介紹的體操(即穴位體操),就是在這種“導引"術里加進了穴位刺激,因此可集指壓和體操兩種效果于一身,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
穴位體操的基本要領
- 根據各種體操要求,取坐位、盤腿坐、跪坐、仰位等姿勢。
- 參照指壓療法,注意選準穴位。
- 結合體操進行指壓。即身體前傾或彎曲手腳時加力;每個動作結束
時減力。
- 身體前傾,或彎曲四肢時,用力吐氣;身體后仰或伸展
進行深吸氣。吐氣要達到最大限度。使腹部回收到最大程度。
奏活動身體。為了能使身體放松,也可以隨著音樂節拍來做體操。指壓天柱穴?左右彎曲頸部。
- 取正坐姿勢。
- 兩手放于頸后,兩拇指分別頂在兩側的天柱穴上。
- 吐氣的同時,頭向右側彎曲,用左手大拇指按壓天柱穴;此時面部略斜向左側。
- 一邊吸氣,一邊恢復原狀。
- 與上述動作相反,頭向左側彎曲,用右手大拇指按壓天柱穴。
上述動作反復數次,恢復原狀。
指壓肩井穴推壓肩部
- 取正坐姿勢。
- 將右手拇指放在左肩肩井穴上,同時用左手掌支撐右臂之肘部。
- 頸向右側傾的同時,按壓左肩上的肩井穴。此時,就像用左手掌托住右臂肘部似的進行指壓,療效更好。
- 將左手拇指放在右肩肩井穴上,用上述同樣方法進行指壓。
上述動作反復數次,然后恢復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