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治療頭痛的方法你知道嗎?當你感到不舒服時,按壓一下身體表面,就會找到某一疼痛點。簡單地講,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穴位二中醫學認為,穴位,是由稱之為'經絡”的神經網絡連結起來的,故又有“經穴”之稱。當經絡不通暢時,人的身體就會產生不適感覺。所謂指壓療法,就是通過刺激這些穴位,暢通經絡,用以恢復身體機能的一種方法。
要想掌握指壓療法,首先必須認準和記住穴位的位置。下面就試找一下治療頭痛的有效穴位的位置。用指尖按壓頭痛病人疼痛部位四周,如果感到某一點產生強烈的“跳痛",那么此點就是病人的穴位。
頭后部的穴位百會位于頭頂正上方的一個穴位。即兩耳尖與鼻脊經胃間連線之交點。指壓此穴,對伴有高血壓、頭暈、神經衰弱等癥狀的頭痛,均有上佳療效。
天柱位于頭后部項窩左右各2~3cm的位置。也就是當頭部作前后運動時,靠近被牽動的大筋(斜方肌)的外側。用大拇指肚按壓此穴,雙目感到舒展清醒。指壓此穴,對伴有肩酸痛癥狀的頭痛有很好療效。
風池在稍靠天柱穴的外側,位于耳后部凸起(乳突)與項窩的中央位
置,即后發際位置上。也就是耳后到頸前邊走向的胸鎖乳頭肌的根部與支承頸部大筋之間的凹陷處。指壓此穴,對感冒引起的頭痛,以及眼、鼻、耳部疾患均有療效。
完骨位于耳后乳突的邊緣,距凸起部2?3cm的頭后枕部處。指壓此穴,除了對頭暈、偏頭痛、三叉神經痛有頗佳療效外,對伴有眩暈性頭痛、面肌痙攣等癥狀,也有很好的效果。
啞門取仰位時,在靠近枕頭的頸骨(枕外隆凸)至正下方約3cm處。玉枕在枕外隆凸正上方凹陷處左右兩側2-3cm的位置上,距后發際上方8cm處。
翳風在耳垂和乳突之間凹陷處,指壓此穴,有針刺般疼痛感。指壓此穴,對耳疾引起的頭痛,以及顏面痛、面神經麻痹均有很好的療效。通天在百會稍前方兩側約4cm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