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是怎么造成的?腰肌勞損,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又稱為"功能性腰疼”或“腰背肌筋膜炎”,引起發病的因素較多,主要癥狀為腰背部兩側、一側或是正中部位是酸痛,白天勞累時癥狀加重,休息后可減輕,但日積月累,回事肌纖維變形,形成疤痕或纖維索條或粘連,發展成長期慢性腰背痛。
腰肌勞損,以長期勞作的中老年人和久坐的辦公室職員為主,可嘗試中醫拔罐來緩解。
慢性腰背肌勞損屬中醫學的"傷筋”、"扭傷”、“風濕"、“腰背痛”范疇。中醫學認為其病機為腎精虧損,復感寒濕外邪,或跌仆外傷使氣滯血瘀、氣血運行不暢,因而”不通則痛”。治宜祛邪通絡、活血化瘀、補腎益氣。
拔管時應選阿是、膈俞、脾俞、腎俞。
令患者取爬臥位,充分暴露腰背部。施術者用一手拇指力度均勻地由肩頸部至腰舐部按壓,讓患者體會按之最痛、最舒服或最酸麻的那個點,感覺越明顯、越精確越好,取阿是穴、膈俞。
在取定阿是穴和膈俞穴后,先用一手拇指指腹力度適中地揉搓,使血液積聚至穴位局部,發紅、發熱為宜。然后以左手拇、食二指自然放于局部,并向兩旁撐開穴位點處皮膚進行局部消毒,后右手持小號三棱針,拇、食二指捏住針柄,中指指腹緊靠針身,下端露出1~2厘米長的針尖,對準穴位點局部快速點刺3~6下,用95%酒精搽拭點刺處后,迅速拔罐在阿是穴、膈俞、脾俞、腎俞上,留罐10分鐘后起罐,最后進行常規消毒。隔日一次,5次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