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
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奇聞逸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逸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那么,為什么說世說新語是名士的教科書呢?
從這部書的內容來看,全書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莊思想和佛家思想。
本書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于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記載。一些晉宋間人物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采自當時的傳聞。被魯迅先生稱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