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不少人都出現了手腳涼、關節痛、頸腰椎疼痛等不適,其實這都和氣血不通暢有關。就拿手腳冰涼來說吧,不少女生都有這個問題。中醫認為,手腳冰涼主要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因為身體陽氣虛衰,不能溫煦人體,特別是處于四肢末端的手腳就更得不到陽氣的溫煦,因此會出現全身怕冷,手腳尤為嚴重的現象。
另一種情況是身體本身的陽氣并不虛衰,但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陽氣瘀滯在體內,不能達到手腳,出現發涼的情況。天氣一變冷,就會關節痛、頸腰椎疼痛,也是因為氣血不通。按照中醫的說法,“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按摩穴位,可以幫助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
- 擦命門穴
定位:命門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為元氣之根本、生命之門戶,故名命門。命門之火衰微,則寒邪易侵襲人體,出現畏寒、關節疼痛等癥狀,因此,此穴為壯陽補腎散寒的常用穴位。
操作:用手掌的大魚際、掌根或小魚際附著在一定部位,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治療,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
- 捂神闕穴
定位:神闕穴在肚臍中,臍乃"先天之結蒂,后天之氣舍”,是“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陽氣,具有溫通陽氣、散寒通絡的作用。
操作;兩手相疊,掌心對準并貼在神闕穴,每次15-20分鐘,每曰1次。
- 擦關元穴
定位:關元穴位于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它是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并且能大補元陽,故名關元。關元穴具有溫腎、散寒、益氣的作用,是治療真陽不足、腎陽虛衰、寒凝血結、陰寒內積的常用穴位。
操作:擦法,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
- 按壓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操作: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壓雙側足三里穴。指端附著皮膚不動,由輕漸重,連續均勻地用力按壓。老話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刺激足三里有著抗疲勞、增加血紅蛋白等功效,還能疏肝理氣,通經止痛,強身定神。
- 按揉三陰交
定位: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女人要抗衰老,就要氣血暢通,才能面色紅潤白里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而三陰交就是抗衰老的神奇穴位。
操作:用力按揉兩腿的三陰交穴各1~3分鐘左右。
- 推揉太沖穴
定位:太沖穴在腳背上,位于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能清肝瀉火、舒肝解郁、調經和血、疏肝理氣,是治療肝病的特效穴。
操作:在按摩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 按揉血海穴
定位:血海穴位于大腿內側,膝關節內上方約2寸,屈膝時肌肉隆起處。血海穴是女人補血的大穴,中醫上有"補氣找氣海、補血找血海"之說,所以常按摩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癥的功效。如果女孩的月經量過多或者不足,都可以通過按揉血海穴來調理。
操作:雙手拇指放在雙腿血海穴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輕輕罩住膝蓋,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用力點按10秒鐘,再按揉2~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