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唐朝吳兢著。
唐朝是中國封建時代的輝煌時代,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期被后世譽為“貞觀之治”。到唐玄宗天寶年間,雖然社會依舊繁榮,但也潛伏著危機。
吳兢本著維護和保持唐王朝繼續繁榮、長治久安的愿望編寫了這部書,書中總結了唐太宗成功的治國施政經驗,君臣的交流相處等一系列的內容,為后世君王樹立起成功的治國榜樣。
貞觀政要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記言為主是這部書的特點,所記大體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和主要大臣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于施政方面的對話,此外就是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
再有就是《貞觀政要》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方面的重大措施。吳兢撰此書,其目的是為“垂世立教”“義在懲勸”。所以本書也成為后人批評腐敗政治的有力武器,同時也是清明政治的藍本。
作者吳兢,“直筆書史”,為我們留下珍貴的信史,被贊譽為當世董狐。他認真負責、剛正不阿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