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儒家的十三經之一,是有關我國古代各種典章制度方面的典籍。它是從戰國至秦漢年間的儒家學者對經書《儀禮》解釋說明的文章選集,同時也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大匯編。
關于《禮記》的作者,據考證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著名的七十二名高徒及其學生共同的作品,同時,《禮記》還兼收了先秦時期的其他典籍。
那么,禮記指的是什么書呢?事實上,《禮記》涉及的內容是很廣博的,從日常生活、祭祀、地理歷史到天文歷法、道德、哲學,可謂包羅萬象,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文獻。
《禮記》在文學上也具有很大的價值。這些用記敘文寫作的篇章,各有特色,有的用短小的故事寓意某個道理,有的是氣勢磅礴、一瀉千里,有的是結構嚴謹、語言凝練。
此外,書中還收錄了很多的名言警句,寓意深刻,耐人尋味。作為儒家十三經之一的經典箸作,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對中華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是和《禮記》的千年教化有必然的關系的。它對中國孝道的形成發展和中國人生活習慣、交往禮儀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