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抽岀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
那么,大學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是什么呢?《大學》開篇就講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就是后人所說的《大學》“三綱領”。那么,什么是所謂的“明明德”呢?它的意思就是說發揚人的光明正大的品德。
所謂“在親民”的意思就是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這里的“親”同“新”,是革新、棄舊圖新的意思。所謂“止于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所追求的至善境界。
“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這就是儒家《大學》提出的封建時代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大學》行文簡潔,語意深刻,影響巨大。修身、齊家等說法時至今日仍然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對我們為人處世、家庭、事業都有很好的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