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什么呢?司馬遷編著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
《史記》也被稱為“信史”,是司馬遷花了十八年的時間所寫成的。全書共一百三十卷,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史記》是歷史上第一本“紀傳體”史書,它不同于前代史書所采用的以時間為次序的編年體,或以地域為劃分的國別體,而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來反映歷史內容的一種體例。
從此以后,從東漢班固的《漢書》到民國初期的《清史稿》,近兩千年間歷代所修正史,盡管在個別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絕無例外地沿襲T《史記》的本紀和列傳兩部分而成為傳統。
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