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樞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要穴,同時也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募穴,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臉穴稱為募穴,天樞穴是陽明脈氣開始的地方,它能夠和胃健脾、調理腸腹。從它的位置來講,天樞正好對應著腸,因此,按揉天樞穴可以增強腸胃的蠕動功能,天樞通便法既可以止瀉,又可以通便,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樞”是"樞紐”的意思,《素問?六微旨大論》載:“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意思是說,這個穴位是一個又可升清,又可降濁的地方。我們吃到腸胃里的食物分成兩個途徑,有營養的精微于此處化生為氣血被吸收,沒有用的物質從此處轉向大腸,天樞就如同一個“中轉站”。
定位:天樞穴位于肚臍旁2寸,距肚臍眼兩個大拇指的距離。
妙招1:仰臥止瀉法
操作:仰臥于床上,或坐在椅子上,使肚臍充分暴露,全身放松,按定位找到天樞穴,用兩手的拇指指腹壓在兩側的天樞穴上,力度逐漸加重,緩慢向下按壓,以自己能夠耐受為度,堅持5分鐘,然后將腳趾慢慢抬起,不要分開皮膚,再在此處按揉幾分鐘,大部分的腹瀉、腹痛,按壓幾次就有效果。
作用:夏季溫度很高,很多人耐受不了這種天氣,在空調屋內呆很久,飲食上貪食生冷的食物,很容易過了嘴癮,委屈了肚子,導致腹瀉。—般人得了腹瀉就立刻找止瀉藥吃,以為瀉止住了病就好了,其實這個做法是不正確的。一般腸道疾病的初期都會有腹瀉,致病的細菌和產生的毒素以及有害物質都會隨著排泄物排出體外,從而減少對機體的傷害。如果立刻使用止瀉藥,致病菌就會存留于體內,相當于閉門留寇,延誤治療。
中醫認為,腹瀉的病位在腸,但與五臟六腑是有關聯的,不論哪個臟腑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腸腑的功能,使大腸的傳導功能和小腸的泌別清濁的功能異常而導致腹瀉。此時通過仰臥止瀉法按揉天樞穴,既能止瀉,又保健康。
妙招2:站立通便法
操作:取站立位,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用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壓天樞穴,按壓穴位的同時,向前鼓腹部并緩慢均勻吸氣,然后上半身緩慢背前傾并吸氣,連續做5次,然后兩腿并攏取坐位,在刺激穴位的同時,左腿盡量向上抬起,放下,換右腿抬起,放下,抬腿動作反復做5次。
作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便秘,有的人認為便秘是由上火引起的,但是能夠引起便秘的因素有很多,治療便秘也不能千篇一律。一味通過吃藥來解決便秘問題,容易導致"舊病未除,新病又起”,而通過站立通便法按揉天樞穴則不同,它可以健康地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便,并利于排出體內堆積的毒素,在解除便秘痛苦的同時,消除暗瘡、痘痘等面部肌膚問題,一舉多得。
此外,在平時生活中,針對便秘的情況,預防相對于治療來說其實更重要。飲食上應該少吃刺激性、油炸食品,多吃清淡的蔬菜。每日多飲水,堅持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經常緊張、煩躁、消極的人容易便秘,—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