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養殖池塘怎么建?
囤養池應選擇地勢稍高的向陽、背風處和無污染的地方修建,要求供水充足、水質良好,有一定水位落差;池子的面積以10?20米2為宜,池深以0?4?0.6米最適合。一般農戶尚未形成規模時,以建土池為佳,土池容易構建,成本低,同時可避免因水泥池在夏天積聚溫度,造成池內溫度高于池外溫度3?5°C,而發生泥鰍被熱死;池子建好后,在池底上鋪設30厘米厚帶水草的泥土。
在養殖條件成熟或經濟較好時,可建水泥池來囤養,池壁用紅磚或石塊砌成,水泥漿抹面,并力求光滑,池子以圓形為佳,池壁上方砌成向內突的防逃檐,池底鋪黃黏壤土.并夯實,池底應呈鍋底形,排水溝設在池底,排水口設置于池底中央處。池底層鋪上機織網片,網片上面均勻地鋪墊油菜、玉米秸稈,厚度15?20厘米,同時,撒上少量生石灰,然后鋪墊20厘米厚的硬泥和10厘米厚的淤泥。
根據泥鰍囤養池的大小,進水管可用內徑為1?8厘米的鋼管8?12個,按同一方向(與池壁呈15°角)等距安裝在池壁上.高出池底40厘米。而溢水口則安置在池上方,過水面為20厘米X30厘米,用20目的尼龍絹布做攔柵。新建造的泥鰍囤養池在使用前要進行去堿處理,方法是先往池里注滿水,待4?5天排干后重新注入新水,反復2?3次,就可將池壁上水泥的堿性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