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常指的是什么?中國儒家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為了促進自身發展以及社會進步,每個人必須擁有這五種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 仁,就是現在常說的換位思考,辯證地看待問題。仁是最基本的品格,最普遍的德行準則。
- 義,和仁并用為道德的代表。義也是一種人生觀、價值觀。很多有關義的詞語,像“見義勇為”“大義凜然”“義正詞嚴”等,意味著人生的責任和奉獻。
- 禮,禮和仁二者互為表里,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外在形式。守禮重禮是禮儀之邦的重要傳統美德和重要文化。明禮,從大的方面講,就是講文明;具體到個人說,就是日常待人接物的舉止表現。
禮儀作為個人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面,用于處理與他人的關系,直接體現了個人的素質和魅力。這些已經成為個人、社會、國家文明發展程度的一個標準和最直觀的體現。
- 智,睿智、理智、明智、明達。就是說要把智力和道德聯系起來。
- 信,講信用,靠得住,說話算數。這是做人處世的根本,童叟無欺是興業之道,也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基本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