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法”,又稱“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其實它就是我國古代史學編撰的一種敘述方式和寫作技巧。那么,春秋筆法是指什么呢?
“春秋筆法”是孔子開創的一種筆法,即一種使用語言的方法和寫作技巧。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要從文章的整體上表現岀作者的某種思想傾向,不能直接通過議論性的話語表達出來“春秋筆法”正是符合了封建禮法的標準要求,不但能夠表達出事實,而且還可以做到“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
“春秋筆法”這種傳統敘述史學的方法,在孔子寫的《春秋》之中就能找到有關的文獻記載。后世經學的評論家就對《春秋》作出過評價,他們認為《春秋》中每一個字都含有褒貶的意思,因此稱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
我們可以看出,春秋筆法是一種比較委婉的表達方法,人們也稱之為“曲筆”。雖然它是一種委婉表達作者觀點意見的寫作方法,但是實際上還是以事實為依據的。所以我們說“曲筆”并沒有歪曲史實。
自古以來,不同時期的人都會帶有其所處歷史時期的烙印和局限性。在記錄歷史時,一定要有所避諱,不可能總是“直筆”,這是一種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