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是值得我們繼承并發揚的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國古代有很多名醫,懸壺濟世,為后人所傳誦,扁鵲、華佗、張仲景,等等。那么,中醫怎么看病呢?
歷經發展,中醫形成了獨特而完善的“四診法”,即望、聞、問、切。用今天的話說這是中醫的專業用語。
業內的專業術語。望,要用眼睛,也就是看,指認真仔細地觀察病人的氣色、疼痛部位等;
聞,就是聽的意思,指聽聲息,聽病人的聲音、呼吸的氣息;
問,指詢問,詢問病人的年齡、病情癥狀、生活環境等;
切,也叫“號脈”,指摸脈象,通過了解脈搏的情況進而了解心臟乃至全身的整體情況。
四種診斷方法構成了一個有機的、完善的整體,互為補充。通過望、聞、問、切,在醫學不怎么發達的古代,我國的中醫盡可能詳盡全面地了解病情,并根據診斷的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一直到今天,仍然為中醫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