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無論何種致病原,人體正氣盛,就可以抗病而不發病。之所以發生過敏性鼻炎,是因為人體的肺、脾、腎氣虛,抵御致病原的能力降低,因而發生疾病。
中醫治療重在改善人伉狀態,扶助人體正氣?通過補益肺、脾、腎氣,使人體對致敏原不敏感。通過調理體質,以改善鼻黏膜敏感的狀態,從而消除過敏表現。一般內服中藥配合穴位貼敷,大多可以達到顯著的效果。常見的穴位針灸療法包括針刺療法、灸法、穴位貼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線、耳穴壓貼等。
過敏性鼻炎針灸扎哪里:
(1)針刺療法:以肺經、大腸經和膀胱經穴位為主,也可配合電針刺激,常用腌穴有迎香、合谷、足三里、印堂、攢竹、上星、風門、肺俞、腎俞、脾俞、風池、大椎等。每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
(2)灸法:以背俞穴為主,常用腌穴有肺俞、腎俞、脾俞、風池、大椎、足三里等。艾炷直接灸,每日治療1次;或整個督脈隔姜灸,每周1次。
(3)穴位貼敷:將配好的中藥貼敷于背俞穴,或三伏天,分別在初伏、中伏、末伏取背俞穴,配天突穴、膻中穴三穴,即冬病夏治。
(4)穴位注射:可用維生素B“、胎盤注射液、維丁膠性鈣等在穴位進行小劑量注射。
(5)穴位埋線:取背俞穴,配曲池、足三里、大椎、印堂、迎香、血海、三陰交、太溪、關元等,用無菌可吸收的羊腸線埋入皮下。
(6)耳穴壓貼:取肺、鼻、氣管、過敏點、腎上腺、腎、交感、神門、脾、三焦、內分泌等,用王不留行子壓貼耳穴。
其他方法還包括:刺絡放血,藥物灸發泡療法(如三伏天灸),背部拔罐治療,也可配合內服中藥,均能夠取得滿意的療效。